您当前的位置:米兰(中国)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秋水长天思雁阵

发布时间:2024-11-11 阅读量:

秋深似水,霜意渐浓,我悠闲地行走在盐乡的阡陌上,蓦然听到空中有阵阵鸣叫由远及近。抬头循声望去,只见明镜似的蓝天上,披着金色余晖的雁阵在振翅南飞,它们时而组成“人”字形,时而变成“一”字列,很快飞过了头顶,远离了视野,消失在茫茫的天际。雁阵过后的天空显得异常沉寂,也一下子变得空旷无垠,我这才想起已经好多年,没有听一串雁鸣,看一眼雁阵了。

印象大雁好像就是我童年的鸟。记不清多少次光着屁股的小伙伴追逐的雁,他们的小脸涨得通红,将嗓门扯直了高喊:“大雁、大雁你快快飞,别忘了把明年的春天早带回……”整个场面热烈而壮观,没有人发动,也没有人组织,孩子们却喊得整齐洪亮。大家奔跑在滩地间、盐池里、水洼中,有的连鞋子掉了也全然不顾,紧跟高喊的队伍向前奔跑,他们的眼里只有雁阵,他们的脑中只有雁影。而我总爱扳着手指,数点雁的队伍,然而,没等数完,它们就飞远了,变成了越来越小的黑点儿,渐渐消失遥远而模糊的天际。天真无邪的我唱大雁的歌谣心中满欢乐有时,朦胧胧想象憧憬大雁飞去的远方头涌向往而茫然情绪,稚嫩的童带来最初幻想

那时对大雁飞行特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积累我渐渐明白,字形的飞行组合,使大雁削减空气的阻力,并且研究证明,飞行的速度大雁单飞速度71%;如果飞行时,队伍则字形慢慢换成字形

雁阵高飞,一般是在早晨或者傍晚,也有的在夜间。傍晚和夜间的雁阵,总是给人以苍茫之感,特别是在有风的时候,一串雁鸣,让人的心底陡生无限肃穆和几多感慨;而早晨的雁阵,在蓝色的背景下,映衬着彤云和晨光,它们像一粒粒发光的珍珠,使天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雁阵都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头雁承担的任务最为艰巨,它承受着最大的空气阻力,同时它的飞行速度就是雁阵的飞行速度,因此惧怕阻力,不想出力,根本无法担此重任。当头雁的翅膀在空中有力地划过时,翅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后面的大雁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极大地节省体力,这就是所谓的“雁阵效应”。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实现管理界一直求的最佳效果:即1+1>2。

在飞行的过程中,那高昂激越的雁鸣,是整个雁阵勇往直前的号角,是告诉彼此不要掉队的提示,是警醒大家不可泄气的洪钟。我们不能不钦叹,鼓舞士气的旋律,在大雁群体中也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无怪乎古人赞美大雁具有“五常”之德:“群起群飞,携幼助孤,仁也;失偶尔寡,至死不配,义也;依序而飞,不越其位,礼也;衔芦过关,以避鹰隼,智也;秋南春北,不失其时,信也。”

雁阵整齐的列队之美,雁鸣声声的清亮之歌,引起多少古今诗人墨客的不尽感慨。汉代刘彻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喟叹;唐代吴融有“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晖”的吟唱;宋代陆游在捻须低吟:“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李清照则兀自感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的诗句,读来都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凄苦的感觉,让人怅然万千。这些古人们也许太伤感了,太寂冷了,其实雁去还要归来,何叹之有!何怨之有!我倒欣赏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尽管诗句描写的对象是仙鹤,可我觉得将其用到雁阵上更合适和准确一些,那排云高翔的雁阵,不就是一首写在蓝天碧空上的美丽诗行;那矫健飞翔的雁阵,不就是一支时令的仪仗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送走秋天,去引领春天么!

再次将头高高地昂起,极目搜索浩渺高远的天空,那背负着八千里云和月的雁阵早已不见了踪影,可我总觉得它好像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正撕开我内心的空白,撕开冷晖下那渐次的、蹒跚的、凄惶的悲鸣和伤感。唯有它的义无反顾,唯有它的勇往直前,永远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一股昂扬旺盛的斗志!(许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