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米兰(中国)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高擎红旗的中共盐特委

发布时间:2021-08-16 阅读量:
 

□  胡可明

  解放战争时期,在广袤的两淮盐区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她建立于194611月,当时称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194712月,改称中共两淮盐场特区委员会;194810月,改回原称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19493月至19499月,再改称中共两淮盐场特区委员会。现根据有关史料编写本文,以缅怀革命战争岁月中坚持盐场武装斗争和盐业生产、运销的党的基层组织之卓著业绩,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武装斗争

  盐特委建立背景是: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完成了把军队从抗战大后方运到内战前线,终于扯下和谈假面具,撕毁了“双十”协定,悍然调动30万军队于1946626日开始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按照党中央毛主席大部队打运动战、敌后坚持游击战的战略部署,194611月,中共华中分局决定建立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对盐场的党、政、军、群组织和盐业的产、运、销及盐税稽征等实行一元化领导,隶属中共华中分局直管。盐特委成员有杜李、孙笃生、刘云、许战夫、田浮静、朱士俊、胡克扬、滕维刚8人。杜李任书记兼盐特委所属军事组织盐警团政委,孙笃生兼任新成立的淮北盐务管理局局长,田浮静兼任组织部长,朱士俊兼任宣传部长,胡克扬兼任敌工部长,滕维刚兼任民运部长。盐特委下设堆沟、陈家港、灌东、新滩、船舶5个区及10乡的党政建制。

  盐特委成立于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工作在敌我争夺激烈的淮盐产区,面对的是国民党反动势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包括盘踞在新浦的丁国清商巡总队、盐场的刘九功伪盐警大队、被国民党收编入盐警大队的马洪亮海匪等),开展武装斗争成为盐特委的重要任务。我盐警团是新四军386团留下的两个连队且大多是新兵,加上盐阜管理局划入的1个警卫连和地方民兵中升格的1个连,调整扩充为5个连队建制。对这支武装力量,盐特委根据毛主席“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首先从加强党的领导入手,连队均设立党支部,并严密组织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军事训练,提升政治素养和军事素养。

  盐特委驻地陈家港是灌河入海口,在当时陇海铁路梗阻不畅情况下,控制陈家港即可控制灌东、灌西、新滩三场淮盐外运,因而盐区的大小战斗,基本上是围绕争夺陈家港进行。

  1947114日,敌海州商巡总队头目丁国清调集重兵3000多人,配备兵舰、汽艇进攻陈家港。当时我盐警部队只有两个新兵连队的300人在陈家港驻防。盐特委领导镇定自若,指挥部队一面警戒响水口敌人策应商巡总队,一面凭借工事顽强抵抗。3天内,敌人进攻3次,以伤亡150多人的代价,败归而去。为了防范敌人偷袭,盐警部队一度占领堆沟,在10公里的边防线上,只留12个民兵坚守,他们仅有5杆土枪和几个手榴弹。每天早晚吹响军号,高喊某连集合、某连进入阵地,以迷惑、震慑敌人。

  1947525日,敌人乘盐特委机关干部、盐警部队指战员和民兵骨干到海边防汛,攻入陈家港,我方被迫主动撤离,但仍留下100多人的武装力量在陈家港周围,以海堤乡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伺机歼敌小股队伍;组织宣工队晚上进入敌占区张贴标语,警告敌人,鼓舞群众,使占领陈家港的敌军终日处于诚惶诚恐之中。

  194766日拂晓,丁国清商巡总队与马洪亮海匪联手,出动200多人,配备火炮、重机枪,袭击盐特委控制的新滩区运盐坨地头罾,以图占领新滩区,夺取新滩盐场淮盐资源。在我民兵阻击下,未能得逞。第二天,敌人又增派重兵再次进攻,我民兵只得转移阵地。68日,我盐警部队派出增援力量,从淮河三岔股过河,绕到敌人背后,与头罾民兵形成钳击之势。敌畏惧腹背受夹击,仓惶撤退回陈家港。

  194845日,我盐警团配合我军主力部队,在解决响水口敌驻军后,分3路进攻陈家港。强大的攻势下,还未交战,敌便如鼠兔般逃窜西去。陈家港解放后,盐特委召开群众大会,镇压了国民党反动镇长沈德生和极端反动分子唐二麻子。

  1948728日,海匪马洪亮探知我盐警部队3个连离开陈家港去六分区执行任务,立即集中3个营的兵力,携带迫击炮1门、机关炮1门、炮艇1艘、海船20余只,海陆并进,再攻陈家港。我盐警部队驻小团港的1个排立即迎敌而战,但寡不敌众,边打边撤。陈家港两个排前去增援,在小蟒牛遭遇马部海匪,击退海匪3次强攻。次日,敌人又在陆路上分兵4路迫近陈家港。盐特委考虑陈家港留守部队力量太过单薄,不能完胜敌人,为保存有生力量,再次撤出陈家港。

  1948年下半年,华中战场形势已大为好转,盐特委接到上级命令,决定再次解放陈家港。战斗由我盐警部队和我淮海独立旅一、二团协同进行。831日,盐警部队挺进至陈家港东北方向,独立旅由西南方逼近陈家港,形成夹击之势。盐特委领导下的陈家港游击小组派出12名民兵担任向导。战斗于当天午夜打响,第二天拂晓即攻克陈家港,毙伤敌人400多名,生俘800多名。从此,结束了陈家港的拉锯战局面。

  194810月,我盐警部队配合兄弟部队对大小板桥、连云港和驻在新浦的国民党商巡总队、保安队发起猛烈攻击。1948117日,连云港市全境解放,淮北盐场全境飘扬着鲜艳的红旗。盐特委成立的两年中,所领导的我军武装力量,大小战斗数十次,歼敌约1300人。但令人痛惜的是,我方军民亦有100多人伤亡,其中牺牲41人。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和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淮北盐务管理局在陈家港建立了烈士纪念塔,供后人瞻仰凭吊。

政治攻势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盐特委职能与其他地方党组织不尽雷同。她是我党地方军事力量的领导者、革命战争的指挥者,同时又是两淮盐区人民生产生活的保护者,尤其突出的是她还担负着淮盐生产的管理和所产淮盐的主要销售及盐税稽征等多项任务。为了很好完成革命战争与发展盐业经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任务,盐特委卓有成效地进行党的建设,并营造强大的政治攻势。

  按照毛主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思想,盐特委十分注重干部队伍的培训教育。1947315日《盐特委关于当前工作的决定》中,对干部队伍提出三大项共八条要求,指出干部是人民勤务员,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特委书记杜李1947927日在干部大会上强调,党委及党委书记必须照顾武装斗争、盐业生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工作全盘,对各项中心工作必须亲自动手。为了当前的斗争和将来解放后盐场工作的需要,盐特委对在岗干部和附近农区招收的知识分子进行培训,先名“干训队”后改名“盐务干校”,对外称“淮河大队”,每期培训三四个月。至解放时共办7期,培养了两千多名干部。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保证了淮北盐场党的建设的加强。盐特委控制陈家港时,与敌人隔灌河对峙,处于敌人炮火射程之内,但灌东盐场、新滩盐场盐业生产照常进行,淮盐供应苏中解放区及更广大地区的军需民食,盐税稽征亦如常态。敌人进攻,我军战略转移时,盐特委和盐务管理局机关留在盐场坚持斗争中,全体干部没有犹豫和退缩,更无非战斗减员。淮北盐场全境解放后,为了适应接收整个淮北盐场繁重工作任务需要,盐特委抽调了大量干部充实到所属各级接收工作机构,并注意从盐工中培养选优任用。各分区委、运销总支和盐场党委及支部干部队伍的加强,为淮北盐场逐步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盐特委还对特委和盐务局自身、中共盐警团委、各盐场各单位无组织无纪律现象进行严格检查和纠正,严肃党的纪律、工作制度,优化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增进工作有效性。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同时,盐特委十分重视盐场的建党工作。盐特委组建时,盐场共有9个党支部,150余名党员。到1947年底,党员队伍扩大到1000多人,盐特委所辖各个乡、镇都建立了党支部。

  为了让解放区的盐民与周边百姓享受翻身解放的喜悦,194612月,盐特委在控制陈家港后,就组建有50多人的专业文工团,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娱节目巡回演出。根据地盐工刘国雨组织的互助生产组生产旺盛,盐特委提出“要把刘国雨的红旗插遍云台山”,他的事迹就被编成节目演出。淮北盐场全境解放后,盐特委于1949年初从盐务干校挑选青年学生,与原宣工队员骨干共30多人,组成文艺工作队,苏涛任队长,各盐场巡演。当时乐器只有几把二胡、三弦,红蓝黑油彩化妆,下盐圩演出,服装道具一担挑,堆盐空地作舞台,盐滩为布景,汽油灯照明。汽油灯没油了,盐工从家中拿来豆油灯代替。19497月,新海连特区为搞好解放后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成立了筹委会,盐业文艺工作队大型歌剧《白毛女》节目被指定为慰问解放军专场晚会节目,在新浦驻军司令部大院(后为解放路市政府大院)举办,一时轰动了新浦街。

经济战绩

  1946712日,国民党从淮安至南通的800里战线上,向苏皖解放区大举进攻。我军执行党中央提出的“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保守地方为主”的方针,主动撤军北上山东。我主力部队转移后,盘踞在新浦的丁国清商巡总队,盐场的刘九功、马洪亮两个伪盐警大队和灌云地区的周发乾常备队组成的北线之敌,也向我盐场解放区腹地推进。

  在此危重形势下,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成立。为保住重要财源之地淮北盐场这个“华中金库”,中共华中分局指示淮北盐特委“进军敌后,坚持游击战争”。淮北盐务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随盐特委留在盐场,保护盐业资源,发展盐业生产,着力淮盐产销,给我军全面展开解放战争以更多的经济支援。

  盐特委首先对盐场原有机构进行裁并,做到精兵简政,一手抓武装斗争,一手抓盐业经济。1947315日,盐特委作出《特委关于当前工作的决定》,其方针:准备盐场发展。任务:第一,积极增加生产,实行边产边销,不使淮盐落入敌手;所控制的灌东、新滩两场年产任务最低180万担,最高320万担。第二,加强运销稽征,专运专销,保证解放区财政收入。第三,武装保护春扫。第四,开展整党整军整干“三整”运动,改造思想,加强团结,提高效能。415日,盐特委书记杜李在干部大会上作《目前盐场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再次提出“开展全面生产”、“积极开展运销”、“加强小盐缉私”。《决定》和“报告”有力有效地指导了盐特委武装斗争与经济工作两不误地开展。当时,解放区计有盐民7000多人、市民5000多人、船民3000多人、码头工人1000多人,全部被动员起来投入大生产运动,对生产线上涌现出来的功臣、模范、积极分子、头户(产盐大户)等,组织评功、庆功、贺功活动,进行表彰奖励。1947——1948两年,新滩盐场产量超过120万担,灌东盐场超过180万担。在敌我拉锯战争的环境下,只有把产出的盐尽快地销售出去,实现货款回笼,才能达成支援解放战争的目的。为了狠抓淮盐快销这个关键,成立了运销专管机构,每天都有几百条运盐船只、几百辆运盐人力车和畜力车到盐特委设立的东坎、益林两个运销办事处运盐,确保了解放区食盐供给。面对敌人的封锁,又开辟了从泰州出运、达无锡入皖鄂等省新的销盐通道。由于政策灵活,运商有钱可赚,盐商们也很乐意受托从非解放区回销解放区紧缺的军工机械、布匹、西药等物资物品。到1948年春,宿迁、泗阳等县的车夫,宁愿跑几百里路到淮河边上贩盐外销。

1949年春,上级下达淮北盐特委和淮北盐务管理局的任务是:负责苏北、皖北、陇海铁路沿线及长江南岸城市的食盐供应,大约有1.4亿人口食用淮北海盐。盐特委将运销线路分为三支,一支由陇海路运至徐州,一支由陈家港经灌河运至淮阴王营,一支由淮河运至滨海八滩,三支运销线路车水马龙,运盐大队场面壮观。1949年上半年,淮北盐场共运出食盐203.5万担,满足了长江沿岸和皖鄂等地区的军需民食。

                      

1